氨,通常在大型冷凍和冷藏工廠中商業使用,也被稱為“無水氨”,因為它幾乎不含水(純度為99.98%)。...氨是一種比CFC高效3-10%的制冷劑,因此基于氨的系統所需的電力更少,從而降低了運營成本。
氨于1876年用于制冷,這是卡爾·馮·林德(Carl Von Linde)首次在蒸氣壓縮機中使用。
美國在1920年代開發了CFC(氯氟化碳),使擺錘轉向使用這些制冷劑,與當時使用的所有其他制冷劑相比,CFC被認為是無害且極其穩定的化學物質。在那些日子里,無法預見大量釋放制冷劑對外部環境的影響。推廣了“ CFC”制冷劑作為安全制冷劑,導致需求加速增長,CFC取得了成功。這些制冷劑被稱為上帝派來的人造化學物質。
由于CFC的成功,氨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,但仍保持了自己的地位,特別是在大型工業設施和食品保鮮領域。
在1980年代,CFC制冷劑的有害影響變得顯而易見,人們普遍認為CFC制冷劑正在促進臭氧層的消耗和全球變暖,最終產生了《蒙特利爾議定書》(1989年),幾乎所有國家都同意逐步淘汰CFC制冷劑。
聯系電話
微信掃一掃